2013-07-13 10:15:41 浏览数:0
螳螂拳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2008年,莱阳螳螂拳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更多海内外人士的目光。为此,园林与林学院山东民间武术文化调研团队来到了螳螂拳的起源地山东莱阳,试图深层次地探究螳螂拳。
7月12日下午,在莱阳农学院李书记的介绍下,调研团队顺利见到了莱阳市文化馆尹馆长。尹馆长向调研小组介绍了螳螂拳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螳螂拳最早起源于梁武帝时期,其始祖是王朗,王朗之后,螳螂拳主要在莱阳一带传承,后由莱阳传出,其习练者遍布海内外,现发展最主要的地区是胶东一带。为保护和利用好螳螂拳这一特色文化资源,当地也致力于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2012年莱阳螳螂拳文化研究会成立,为深入挖掘和整理螳螂拳文化,储备新人才做了很多的努力。同时,螳螂拳文化业成为莱阳三大特色文化产业之一,在整个胶东地区占据了极大的分量。
在尹馆长的引导下,调研小组一行又见到了螳螂拳种之一七星螳螂拳的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林东柱先生。
林东柱先生炉火纯青的拳术扬名国内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七星螳螂拳的教学和发展工作。在他教学的七星螳螂拳武馆中还挂着“保护中华国粹,弘扬武术精神”字样的锦旗。林东柱先生说道,在近年来的螳螂拳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给予了很多的支持,使得这一民间武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莱阳一行,让调研小组成员深刻感受到了民间武术文化的魅力,怀揣着尹馆长赠送的螳螂拳电视专题片,耳边响起林先生鼓励的声音,调研小组更加坚定了宣传民间武术文化这一国粹的信心。
目前,山东民间武术文化调研小组已经对地功拳、孙膑拳、螳螂拳三个山东地区拳种进行了实地调研,接下来,他们还将深入到吴式太极拳、边家四通锤等民间武术发源发展地,进一步挖掘民间武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