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18:02:12 来源:园林与林学院 浏览数:0
近日,青岛百合研究团队在前期对崂山地区野生青岛百合分布本底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青岛百合在崂山的分布特征,探究了三种海拔高度下青岛百合根际微生物群落变化和驱动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环境因素。研究成果以“Altitudinal variation in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ies of the endangered plant Lilium tsingtauense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driving this varia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Microbiology Spectrum(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大类2区,IF:3.7)上。
该研究发现,崂山不同海拔[高海拔(800-1,000 m),低海拔(400-600 m)和中海拔(600-800 m)]处的野生青岛百合数量和植株高度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在 5°-35° 的西北和西南坡上青岛百合分布最为丰富。这些结果表明,高海拔和阴坡方向可能更适合青岛百合的生长(图1)。
图1 青岛百合在崂山不同海拔的分布特征
研究人员进一步对不同海拔下青岛百合根际和非根际的土壤微生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发现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是青岛百合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细菌门种类,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是青岛百合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优势真菌门种类(图2)。
图2 青岛百合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在门水平的分类
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相关性分析对青岛百合的生长特性与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分析,发现一系列微生物分类群(如酸杆菌科、黄杆菌科、曲霉科和链霉菌科)及土壤代谢物(如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丝氨酸)可能是青岛百合栖息地的重要预测因子。这些环境因素在塑造青岛百合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起重要作用。
图3 不同环境因子对青岛百合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塑造的贡献
青岛农业大学为该成果的唯一完成单位,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博达是该论文第一作者,姜新强副教授和孙迎坤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学院教师杨金明,卢婉佩,王海,于少波,宋雪彬,刘庆超在该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该研究得到了山东省青创团队、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