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 13:38:30 来源:园林与林学院 浏览数:0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园林与林学院积极开展“青春向党担使命,奋发进取向未来”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组建10支团中央立项团队和国家级团队,成功申报“自讨苦吃担使命农林报国当先锋”专项、“美丽中国·青春行动”2024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专项。组建1支校级重点团队,27支院级团队,33项个人实践,超过300名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社会团队评选”中,“‘花儿与少年’ 之‘四色’绘蓝图,共‘筑’振兴路”赴临沂平邑实践服务团获评一等奖;“烛梦园光”青春筑梦行赴重庆实践服务团、“绿憬乡旅,兴农助村”赴惜福镇街实践服务团获评三等奖。
“‘花儿与少年’ 之‘四色’绘蓝图,共‘筑’振兴路”赴临沂平邑实践服务团
为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8月2日至8月16日,园林与林学院“‘花儿与少年’之‘四色’绘蓝图,共‘筑’振兴路”赴临沂平邑实践服务团以墙绘为载体,感受乡村产业文化,担负青年历史使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笔上色”。15天的时间里,团队成员深入产业种植基地及九间棚红色老区走访调查,结合平邑县的产业特色和文化需求,将当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特色产业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融入墙绘。最终团队为平邑县设计墙绘稿41个,完成党史党建、乡村振兴、乡村风光、特色产业等多种风格约15幅总面积620余平米的特色墙绘,成为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和铜石镇共9个村庄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团队的实践成果受到平邑县和地方镇的高度认可,事迹先后被“深情厚邑”和“好地方”公众号报道,并收获感谢函一封,团队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媒体等媒体累计报道56篇,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发表实践视频及内容8个,累计浏览量34000余次。此次实践团队将园林绘画艺术带入乡村振兴,通过文化赋能乡村产业的发展,为推动乡村容貌整体提升及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团队在学校“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社会团队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烛梦园光”青春筑梦行赴重庆实践服务团
7月30日至8月26日,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烛梦园光”青春筑梦行赴重庆实践团,深入重庆市开州区三汇口乡开展了“鲁渝协作一家亲——三汇口乡和美乡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揭榜攻关专项活动,31名学生累计实践2240小时。此次实践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同时以青春力量助力三汇口乡和美乡村建设。实践团深入调研三汇口乡发展现状,结合乡政府规划,设计了红色文化、乡村风情等特色墙绘超2万平方米?,植物栽植方案和绿化设计模型10套,以展现乡村和谐之美。积极倡导文明旅游,为当地中学提供板报、宣传海报等20余套,并发起文明旅游签名活动,累计签名超1000人次,服务群众达2000余人。实践团注重提升村民幸福感,通过重温60年代社会风貌,绘制1000余平方米精美墙绘,赢得了村民的高度认可。此次实践活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被中青网、中国日报、人民网、重庆日报等国家级、省级网站报道38次,抖音、微博等网站宣传16次,累计浏览量超3万次。实践团以实际行动助力三汇口乡和美乡村建设,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团队在学校“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社会团队评选”中获得三等奖。
“绿憬乡旅,兴农助村”赴惜福镇街实践服务团
7月21日至8月15日,“绿憬乡旅,兴农助村”实践服务团深入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分工协作,针对惜福镇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考察。实践前期围绕惜福镇沿线景点与线路进行资料搜索与实地调研,针对出行感受、路面状况、景观类型、产业、配套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历时5天,先后走访40多处地点,涵盖法治文化公园、杨家村社、聚仙河葡萄采摘园等地,并发放调查问卷,累计发放210份,有效回收125份;实践后期进行更新规划与线路设计,历时21天,累计出图30+,并生成规划设计方案1套,以此推动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此外,本次实践活动获广泛社会关注,宣传报道涵盖电视台类、报刊类、网站主页报道等多种形式,包括国家级报刊、省级报刊以及多个网站平台,共计112次宣传;同时,在抖音、微博等网站发布视频,累计浏览量1000+,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深耕,助力青岛市乡村建设,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团队在学校“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社会团队评选”中获得三等奖。
“青翠黄河 大美中国”赴山东滨州绿色发展实践服务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8月1日至8月30日,“青翠黄河 大美中国”赴山东滨州绿色发展实践服务团走进山东省滨州市对黄河流域(黄河生态园段)土壤、水质进行勘测取样,调研流域生态多样性,探究黄河生态绿化现存问题,实践团还针对社区居民、儿童、在校学生等群体对保护黄河生态的了解程度进行统计并发放宣传单页,开展保护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宣讲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一系列实践活动,团队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共收获感谢信2封;设计团队宣传海报1张;被人民网、中华网、齐鲁晚报等国家级、省级和地方媒体累计宣传报道新闻共计100余篇;在抖音、b站等线上媒体平台共发布视频10余个,累计浏览量约2000余次;实践活动总受益人数约200余人,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积极为社会贡献“新时代绿色发展”的青年方案,展现新时代青年在绿色发展事业中的智慧与担当。团队成功申报“美丽中国·青春行动”2024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立项。
“林海砺行 绿韵筑梦“赴哈尔滨市实践服务团
为深化对黑龙江省悠久历史文化的认知, 8月5日至8月10日,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林海砺行·绿韵筑梦”赴黑龙江实践服务团,深入黑龙江省鹤岗市、哈尔滨市开展了“自讨苦吃担使命,农林报国当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中央专项活动,9名山东学子累计实践1296小时。实践围绕“五个一”的总体规划部署,投身大葱收种、采摘豆荚,投身一次劳动体验;调研天水湖公园与国家矿山公园的生态修复,为植物配置等提出改善方案,完成一项调查研究;前往博物馆挖掘一个时代变迁下鹤岗从资源依赖型城市向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变化;开展一期理论宣讲,展现煤矿城市的生态修复壮举及当地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参与一次揭榜挂帅,结合当地特色,设计一处“网红”打卡点景观小品及文创产品。历时6天,实践团共开展理论宣讲4次,发放调查问卷100余份,生成调查研究总结报告10份,与农民共劳作,参与收种面积5余亩,足迹遍布于黑龙江10余个城市博物馆、纪念馆,设计景观小品2个、文创产品3个。此次实践活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被工人报、中国农网、全国农林高校联盟、光明网、人民网等国家级、省级网站报道37次。真正实现了对生态保护与农耕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也更坚定了团队成员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黄河农韵,遗路生花“赴枣庄峄城农业文化遗产调研团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上的号召,强调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探索峄城石榴产业的发展潜力, 8月1日至8月5日,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黄河农韵,遗路生花”团队前往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深入调研当地石榴一二三产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座谈、发放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基于农户视角主观感知测度的乡村参与遗产地保护服务潜力评估及农业文化遗产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累计举办大小宣讲活动10余场,收集线上线下传单600余份。构建景观基因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山东省农遗地图,累计整理46处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别为1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9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6处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此次活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在中华网、大众网、齐鲁晚报等网站发表新闻,累计共1篇国家级报刊,5篇国家级网站,3篇省级报刊,7篇其他网站,并通过自媒体宣传,累计突破3万的播放量 。通过本次实践,园林学子们立志把自身所学知识与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振兴实践紧密结合,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接下来,学院会在全院范围内进行社会实践优秀成果的展示和推广,以促进学院整体社会实践水平的提升,同时,园林学子们将发挥专业特长,结合园林知识,开展更具特色的实践活动,为建设美丽中国、守护绿色家园贡献青年智慧和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