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为人知”野生苔藓调研实践小组——从鲜为人知到“藓”为人知

    2019-07-22 11:18:01 作者:吴越 郑玮 刘丹 刘钦朋 刘梓君 李雪 何怡璠 来源:园林与林学院          浏览数:0

  7月12日,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藓为人知”野生苔藓调研实践小组远赴云南省,48小时的舟车劳顿没有消减大家的热情,对调研地野生苔藓及其它珍稀动植物的研究和保护甘之如饴,通过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三下乡”的号召。

  向阳而生,逆风飞翔

  “务必注意安全,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本次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刘庆华院长在7月9日以“藓为人知”为主题的野生苔藓保护社会实践团队出征仪式上特别叮嘱我们。辅导员孙贝贝老师也受邀参加了此次仪式并为我们授旗。

  本次社会实践的地点包括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市场、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和普洱哀牢山建立的海拔2500米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站。其中最大的困难是赴观测站调查。天气多变,虫蛇众多。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花都春城,还看斗南

  16日,当东方刚刚出现鱼肚白的时候,远处的高山和建筑群还在朦胧中,小分队前赴斗南花卉市场,通过走访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大众对苔藓的了解和野生植物盗挖现状的调研。成员们置身茫茫花海,不禁感叹其花卉种类之丰富、价格之划算以及创意之精美。

  调研小组共发放了2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47份。统计得出,在针对大众对苔藓的了解程度上,约60%的人都对苔藓有一定的认识,能对不同种类进行简单区别;有70%的人认为野外近些年苔藓分布面积总体减少,人为因素占主要方面;在保护对策方面的问题上,一位从事苗木批发的游客提出“建立地方性野生苔藓保护站,加大政府管控力度可以减少人工盗挖。”

  本次实践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尽管在斗南花卉市场的这种专业性、成熟度较高的平台,盗挖珍稀野生植物的现象仍然存在。有大量下山兰花被裸根随意的摆放在摊位出售,更有摊贩对出售野生兰花直言不讳。队长表示:“每一株野生兰花都是从几乎没有重量的种絮历经时间积累长成的,看到这样的现状,实在是难以言喻的痛心。”

  走访专家,答疑解惑

  17日,调研小组联系到了研究苔藓方面的专家---马文章博士,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进行了一次学习与交流之旅。马文章博士引领调研小组到他的办公地点,体验科研人员的工作氛围和状态,并进行访谈

  最后马文章语重心长地说:“其实现在更多的人只关注自己研究的那个类群,可能由于时间或者精力的关系,很少会像以前那样,有种大家,是各个类群都认识的,这样的人才社会会越来越少”。

  这次跨越2500多公里的学术交流,调研团成员们受益良多。暑期社会实践进程过半,调研小组将继续坚持踏实、认真,真行动的原则,秉承“三下乡”的精神,保质保量完成接下来的社会实践任务,切实为保护野生苔藓贡献一份力量,尽最大努力使苔藓从鲜为人知到“藓”为人知。